*WAP图片详情页-*/>
每年这个时候,都是养虾人回顾实践,总结经验,汲取教训,思谋未来,决断当前的集中期。这段时间,有很多优秀的文章涌现,有关于整个模式转型的,有局部技术升级的。但有个热点内容吸引了我重点的关注。
目前,小龙虾的养殖池塘主要以虾稻池和精养池为主。结合这两种不同的塘口,遵循禁烧的环保法规,围绕稻草综合利用,如何将稻草就地取材,趋利避害,变废为宝的问题.我们依据长期的塘口利用和多年的生物应用实践,把焦点一起锁定在稻草集中腐烂,散发毒性,危及亲本虾的安危和幼苗迟早等,这些必须面对、必须解决的紧迫问题。
同时,也是一个铺陈未来,解决秋冬季避免水体失肥、失色、失温的问题。经过对养殖经验的收集、梳理和总结,结合对微生物应用的实践,立足生物发酵、酶解技术的应用,我们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和探讨、提供参考,欢迎指正!
一、稻草的特性与生物应用的意义
稻草,粗蛋白含量为4%,粗脂肪为1%,粗纤维35%,粗灰分17%左右。其中,比例最大的是纤维素,我们利用生物发酵产生的纤维素酶,酶解可将大分子碳水化合物降解为低分子的糖类等。 这,就与我们水产养殖水体的碳源利用联系起来了。
我们知道,冬季肥水的主要目的是培菌培藻。但是,由于季节、温度和投食等因素的影响,冬季水体的营养源,是比较贫乏的。其中,碳源仍然是培育微生物和浮游植物的重要营养源。我们通过生物降解利用稻草的有效成分,为冬季肥水,特别是新开挖塘、精养塘,来提供廉价的碳源资源,是我们就地取材降低成本的有效手段。
那么,我们怎样利用呢?在以前的实践中我们发现已经有养殖户在虾池投放稻草捆了,他们投放的方法和想法也相对简单。精养池不像稻虾池,少有稻草,当池子消毒、晒塘上水后,池水都比较清瘦,缺乏营养。就将其他稻田里的稻草扎成捆,投放在了池塘中。以此为池塘肥水,期望起到一些作用。 后来,在我们回访的时候进一步了解一些情况,肥水效果虽然没有预期的好,但他们发现了另外一个现象。在冬季,稻草捆上攀附着大量的虾苗!周围水色好,特别是开春时,这种情况尤为突出。于是,这引起了我们极大的兴趣,也特别给与了关注并进行了研究。
通过查询大量的生物学资料,结合对稻草有机物特性的分析,最终确认这种现象,应该是虾苗对生态物质环境的一种本能依存属性。这种现象提示我们,应该加以利用,为我们在精养池培育虾苗提供参考。 于是,我们与养殖业朋友,就相关焦点事项重点讨论了两个问题。第一,稻草捆对虾苗攀附栖息越冬,有多大意义?第二,稻草的营养利用,还是微生物缓释更有应用价值?大家一致认同的是稻草捆营造了一种天然的越冬生态环境,并为依附的虾苗提供了源源不断的生物饵料。这,正是我们冬季育苗求之难得的!
还有,我们可不可以做的更好呢? 根据这个特点,我们完全可以重点考虑:怎么做到环境更稳定,饵料更充足。结合稻草来源和生物应用,借鉴生物吊袋缓释的应用原理,我们就找到了着力点。
现在的农田里,享受政府补贴的专业稻草打捆农机已经很普遍,我们可以利用打捆的稻草资源,用酵素菌液浸泡后,再用饲料含膜袋密封发酵,就可以投放使用了。 当一捆捆富含微生物的稻草,整齐地排列在冬季育苗的池水中;当它们,缓慢释放着温暖的有机营养液时;冰冷的冬季,那被母体甩开、无依无靠、微弱的虾苗,被这一个个温暖的怀抱吸引着、拥抱着,虾宝宝们仿佛又投入到,一个个伟大母亲的怀里,吸吮着乳汁……
二、具体操作流程
1、稻虾田操作步骤
a, ️稻子收割时稻茬是留长还是留短的问题。我们建议稻草碎短,稻茬留长。减轻稻草枯衰后集中腐化分解的压力,为后期低温资源持续利用作好铺垫。
b, ️什么时机上水?我们认为待割下的稻草枯衰(一般3-5天)即可上水。
️c,上水后,如何进行稻草的脱毒与软化?上水后,如果天气好,温度高浸泡24-36小时后开启排水口,将集中腐化分解的红、黑水排出虾池,同时加注少量的新鲜外源水。(一般平田15厘米,仅供参考,视田间地势平坦度灵活处理)然后,抢湿润度全田撒干石灰。一来全田脱毒,二则利用湿润水浅灭杀青苔孢依,三可促进稻草软化。上水后,若天气转凉,温度降低,浸泡时间可视情适度延长。
d, ️什么时机开始利用微生菌参与分解?当石灰脱效,pH值至7.5-8.5区间即可利用微生物菌参与分解,最好选择连续三天的晴好天气为宜。
️e,选择哪些微生物菌种,分别用多大比例?首轮使用菌类组合为EM+枯草芽孢+光合细菌,应用目的是抑制杂菌,降解稻草腐植物,分解毒素,利用有益菌生物群体优势,在消毒后快速重建生物系统。
这里应用的生化原理分别是:利用EM的复合菌群综合优势;突出芽孢的生物酶解功能和降解池底有机质;加强光合的氨氮降解功能。
f,参考操作方法和步骤:EM和芽孢分别活化扩培,倒入船仓稀释后,再加入光合,搅匀,泵喷稻池。生物配比EM:枯草芽孢:光合2:2:1.首轮施用重点解决的是分解稻草,投用菌量需要大些,应用者需提前准备。
g,为了确保降解效果和发挥生物降解的持续性,可在3~7天后考虑二次补充:应用条件因素相同,菌群配比可按1:1:1进入正常调水操作程序。
h,确认稻草降解效果,调水到位,一旦水体透明度增加,需及时考虑进入肥水操作程序。这里,第一次生物应用主要目的是分解稻草腐烂毒素和有机物;第二次应用主要是利用碳源营养帮助微生物恢复生态结构的调水操作程序。由于低温因素,营养源结构失衡,有益微生物和藻类繁殖受到影响,水体水质不稳定。一旦透明度增加,我们必须立即进入肥水操作程序。这时的肥水操作,需要考虑的是氮源缺失因素,应以补充氮源为主,以此平衡菌、藻的营养结构,促进培菌培藻。同时,再配合补充一些钙镁、维生素等微量元素,丰富营养源,满足肥水操作中菌藻繁殖的营养需求。在丰富池塘营养源的同时,为我们的水体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均衡效果,提供保障。
2、精养虾塘的应用流程
当精养池塘经过清塘、晒塘、消毒处理,上水种草肥水这些操作程序做完以后,我们将面临的更加迫切,更加重要的是迎接即将到来的虾苗。为它们提供一个相对稳定,食物营养丰富,同时具有大量可攀附依存生长的局部生态环境,做好准备。由此,我们选择了利用发酵稻草捆,来帮助解决这个问题。
精养虾塘没有原塘稻草,我们怎么办?我们就可以借鉴那些养殖户投放稻草的经验,利用稻田农机打捆的稻草资源,用酵素菌液原捆浸泡,再用饲料含膜袋密封保温发酵3天后,就可以定点投放,来弥补精养池自然资源缺失的不足。以后根据稻草捆降解的营养释放程度,每隔5~10天再补充一次氮源营养菌液,即可为稻草捆持续不断释放生物营养,为虾苗开口准备最佳营养源提供保障。
三、针对性和效果
上述分享的应用分析和研究展望,主要立足原塘资源,结合虾稻模式和精养模式不同问题,充分挖掘和利用微生物菌的分解功能,发挥生物酶解的作用,分步解析了配套其他常规辅助手段,围绕解决暖秋时节,天气晴好,气温水温高时,如何解决稻草、稻茬集中腐烂分解产生红、黑水,释放毒性,危及母虾与幼虾的生存问题。同时融入了趋利避害,变废为宝的环保、生态循环利用的理念。为后期低温期解决水难肥、水失色、青苔生、温难保的问题提供参考。最终为母虾散仔提供一个优渥舒适的环境,给幼虾成长,营造资源充沛的条件,争取为来年苗早、苗足、苗健奠定坚实的基础。
©2018 湖北新耕植物营养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鄂ICP备 19025346号
销售服务热线:13797901391